建筑大師彼得·卒姆托認為“建筑物可以擁有一種美麗的寧靜”。他認為寧靜可以“與沉著、不言而喻、持久性,存在性和完整性以及溫暖和感性等屬性聯系起來”,并通過對氛圍的影響安撫居住者的心靈。
> 01自由極簡—
良好的空間秩序、低調內斂的空間氣質、極致舒適的家具選擇、稀缺的自然資源……將一切空間中瑣碎的細節串聯起來,再把真實的情感注入其中,形成獨屬于自我的極致生活態度的表達,方可構成心中的理想居所,與真正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場景與場景之間既相互滲透,又保持相互獨立。各空間之間不設界限,又自成不同天地,形成空間獨特的場域。以自由與感性表達對實用功能與美的詮釋。
矗立于此方空間仍浮想翩翩
無意識定的空間規則,大片清玻形成的獨一無二的觀景窗,故意而知的窗戶隔條形成某種神秘的序列感,為空間劃分界限。
音樂的空間感無必須鑲嵌在有當中才能得到顯現反之亦然
以石材、實木、金屬、皮毛、棉麻等多種材質的匠心運用,營造視覺觀感盛宴。
> 02音樂&藝術—“格局在外,舒適在心”內外兼修的好生活才是美好人居的選擇
整體空間以不同材質的巧妙融合,碰撞出張弛有度的節奏韻律。
空間是沉默的,悄無聲息的,但在設計師的眼里立面上、光影里……空間的聲音,無處不在。“你是否有聽過音樂家John cage的"4’33" ,在這個看似空白的樂譜里卻包含了所有的聲音。for any instrument or combinatio-n of instrument.”
> 03空間深度—空間深度是三維空間的屬性,空間與時間無限綿延,深度因人顯現,人的感知是萬物的原點,人用身體來感知「近」,用眼睛來感知「遠」,視覺依賴距離,人們所謂的「遠」是身體向視線移動的時間積累。
開放的格局讓整體盡收眼底,空間的溫度與情緒可以自然流淌,為居住者營造出開闊的心境。
對不同視野的空間進行構造,同時又考慮對此界限的延伸,搭配以自然-光、風、樹、影,為空間續寫出某種破鏡般的秩序感。
餐桌在整個空間中占據著核心的位置,它引導著居住者用一種積極熱愛的方式對待生活。在這里可以陪伴孩子學習,可以共進早餐,可以一杯水的時間觀賞庭院景致,還可以邀請親朋好友前來相聚。
簡潔、平靜、極簡的空間肌理,為心靈營造出更為舒適的釋放,讓設計之美得以回歸更為質樸、純粹的本質。
> 04生活之詩—生活之詩,生命之歌。人無論身處何時何地,家始終是我們精神的遠方,療愈一生;家始終是我們心靈的港灣,溫暖如初。當夜幕降臨,結束一天的繁忙,回到休憩之地暫緩生活節奏,愉悅地探索美好豐盈的精神。
臥室將不同材料質感相結合,用顏色的界限串聯空間,將儀式感做到極致,實與虛的對弈在玻璃與皮質之間展開,每一寸空間都似乎在傳遞著“愛在黃昏日落時”的臺詞。
以光為載體,重塑明與暗的秩序,順應時間的更迭而變化光影色彩,為空間豐富了層次美感。看似簡單,卻又擁有豐富的體驗。
家的意義,對于每個人都不盡相同,它是承載、是接納、是安撫,也是一個家庭全部身心的歸所。我們設計的意義在于更深切的體察居住者的內心世界,契合居住者生活品質的需求,以一種超前的設計理念打造值得傳承的人文空間。
項目名稱: 音樂&藝術雙重奏
項目地點: 中國 河北
完工時間: 2023年6月
建筑面積: 440㎡
室內設計: AN安年設計
軟裝設計: AN安年軟裝
設計總監: 劉天亮
項目攝影: 摩豆
部分品牌: Natuzzi Italia、Gamma Italia、Alf DaFre Italia、AEG、Benjamin Moore、本來之間
更多相關內容推薦
評論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