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ace 687211有四個主要功能:一樓是一家以爵士音樂為主題的咖啡館,這個空間里將展示和播放空間的主人多年來收集的爵士樂黑膠唱片;二樓的一半面積是一個展廳,常設的展品是Dieter Rams的工業(yè)設計作品以及設計類的圖書,同時這個空間還會舉行一些設計類的臨時展覽;另外“一半的一半”,是個人辦公空間,另一半則是自用的音響室。
▼店鋪外觀
▼外觀細部
四個功能從公共(對外經(jīng)營)、半公共(只對會員開放)、半私密(接待訪客)、到完全私密,其空間屬性層層遞進。
▼底層空間概覽
▼由座位區(qū)看樓梯
▼劇院般的座位空間,
▼座位區(qū)
▼沿窗座位
原有場地一二層各有入口,樓板可改造范圍有限,二層空間跨越剪力墻。
▼樓梯
▼樓梯細部
▼由樓梯看操作間入口
▼二層樓梯入口
設計如同破案,證物繁多,線索紛亂。我們決定跟隨音樂這條線索,一步步接近真相。在音樂的抽象性和空間的抽象性之間是否存在一種直接的溝通呢?所謂直接,是要避開“語言”這座“降維”的橋梁,保持這兩者共同具備的模糊的、原始的、無條理的能量。
▼二層空間概覽
▼展廳
▼可打開收起的白色屏幕
▼展覽空間
我們嘗試在一張圖紙上疊加光線、聲場、模數(shù)和空間的遞進關系,并以這張圖紙作為設計的“概念”,與客戶溝通并同步團隊的設計目標。這種盡量“剔除”語言的方式會讓度一部分溝通的效率,換來設計過程的模糊性和偶然性。▼辦公室
直到我們加入材料的邏輯,整個局面就變得開朗起來:光線獲得了承托,聲音獲得了質(zhì)感,細部的尺寸和交接也變得易于理解,就連Dieter Rams的作品也似乎得到了空間的“詮釋”
▼音響室
完成后的空間呈現(xiàn)出一種“整體的流動感”,它跟隨音樂流入每一個在場者的情緒之地,但卻無法用語言和照片去復現(xiàn)。
▼衛(wèi)生間
▼一層平面圖
▼二層平面圖
▼底層平面草圖
▼二層平面草圖
項目名稱:Space 687211
設計方:空間站建筑師事務所
項目位置:北京市,朝陽區(qū),后現(xiàn)代城
總建筑面積:200平方米
設計時間:2022年11月-2023年1月
施工完成:2023年7月
主創(chuàng)設計師:汪錚
項目負責人:楊杰
設計團隊:陸娟、向懷志、廖惠琴
施工圖負責人:許輝
商業(yè)模式咨詢:凹凸合作社
給排水設計:張沙
暖通設計:盧芊
電氣設計:閆天雄
工程技術負責人:楊定榮
工程現(xiàn)場負責人:李益中
攝影:金偉琦
攝影版權:空間站建筑師事務所
更多相關內(nèi)容推薦
評論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