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州,一座浸潤于閩江之畔的千年古城,承載著“海濱鄒魯”的文脈積淀與“三山一水”的自然饋贈。眾睦設計以“與生活和融相處”為核心理念,在建發(fā)·福州灝云會所中,將福州的歷史記憶、茶文化精髓與山水意境凝練為空間語言,通過現(xiàn)代設計手法重構傳統(tǒng)與當代的對話。從入口花藝的詩意盎然,到茶室的禪意流轉,每一處細節(jié)皆是對閩都文化的致敬,亦是“自然、人文、藝術”三位一體的設計哲學具象化表達。
花藝與光影編織的迎賓序曲,漫步走過長廊,入門中庭作為空間的“第一眼敘事”,以暖灰色中性基調為背景,通過黑白相間石材的跳躍性點綴,暗合福州“城在山中、山在城中”的生態(tài)意象。
花藝設計讓進入者只需驚鴻一瞥,就能感受盎然蓬勃的自然生機。選用陶瓷裝置與原生綠植組合,以自然枝條的舒展形態(tài)呼應閩江流域的風韻。天花垂落的水晶燈飾與似錦繁花投射在鏡面天花中,光影交織,營造朦朧而靈動的空間意境,瞬間消弭城市喧囂,引導訪客步入一場沉浸式文化之旅。
會客區(qū)的核心焦點是比利時藝術家Ado Chale于1965-1970年創(chuàng)作的藝術茶幾,金屬質感的藝術塊片融入其中,展現(xiàn)出亦真亦幻的藝術形態(tài)。讓西方現(xiàn)代藝術與東方手工藝悄然對話,詮釋福州作為海上絲路起點的開放精神。
墻面《梨韻閩江》畫作以遠山、銀絲溪流與珍珠貝雕梨花重構福州意象:貝母薄片經(jīng)唐代螺鈿工藝演化,在極簡框線中泛起虹彩,如“梨花帶雨”般輕盈。空間中,枝椏造型臺燈以黃銅拓撲結構演繹榕樹氣根,暖光透過燈罩,平衡生態(tài)野趣與幾何理性。
空間以米白、淺駝與琥珀色為基底,客廳的地毯,猶如福州老厝墻面的夯土色調,承載歷史溫厚感。枝椏臺燈的暖光穿透燈罩,在珍珠貝雕梨花上投下柔暈,恰似閩江晨曦穿透薄霧的微光,將當代藝術符號融于福州人記憶深處的煙火溫度。
馬頭與雀鳥雕塑,則抽象化凝練商貿精神與濕地生靈,通過材質冷峻與形態(tài)簡化,將在地符號轉化為國際藝術語言,呼應“去風格化”設計哲學。
陳列瓷器中,德化白瓷溫潤似玉,漆器描金紋樣若隱若現(xiàn),傳統(tǒng)工筆的靜美與海洋生靈的動勢達成微妙平衡,恰似福州城“半城煙火半城潮”的獨特氣質。
眾睦設計在材質碰撞與在地文化的輕奢表達中,找尋面向未來的人文脈絡。酒吧區(qū)以“輕奢人文”為基調,深綠的吧臺詮釋現(xiàn)代都會的精致感。
酒吧區(qū)懸掛的綜合材料藝術畫《閩江潮》,粉紅而激蕩壯懷,鎏金如歲月奔騰,層層疊疊中演繹豪情。頂部懸掛的金屬及玻璃吊燈,以層疊錯落的光影模擬閩江漣漪,搭配琥珀色玻璃器皿,將功能性器具升華為藝術裝置。
千年茶香與空間意境的共生。福州作為“世界茶港”的起點,茶文化深深鐫刻于城市基因。眾睦設計在茶室區(qū)域以“暗香浮動、余味悠長”為主題,通過木格柵屏風分割空間,透而不隔的構造致敬中式園林的“框景”美學。
桃花與燕子的工筆畫屏風以細膩筆觸勾勒春意,淡綠色沙發(fā)如新芽初綻,與墻面淺灰基調共筑清雅底色。鸚鵡螺與章魚藝術擺件以青銅和琉璃雕琢,螺殼螺旋紋、觸腕舒展的章魚則隱喻閩江入海的生命張力。
墻面懸掛的工筆畫楓葉與地毯梅花相互映襯,以水墨氤氳的筆觸溯源福建茶史。茶桌選用綠色系大理石,保留天然肌理。“茶禪一味”的東方哲思,讓品茗成為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儀式。
下午茶區(qū)墻面垂直綠植以蕨類與苔蘚編織出微型森林,濕潤綠意暗合福州雨林氣息;背景一幅明艷色調抽象畫潑灑其間,跳躍的紅黃色塊如茶湯暈染,與綠色沙發(fā)形成冷暖碰撞。在綠植陰影中斑駁流轉,空間以自然肌理與鮮活色彩,構筑了一處讓人卸下疲憊的都市綠洲。
與生活和融的空間哲學
建發(fā)·福州灝云接待會所,是眾睦設計對“在地性”與“當代性”命題的又一次創(chuàng)新解答。從閩江水的靈動到鼓山石的沉穩(wěn),從茶文化的深邃到工藝美學的精微,設計師以空間為媒介,讓傳統(tǒng)與未來、自然與人文、藝術與生活在此達成微妙平衡。
這不僅是物理場所的營造,更是一場關于福州文化生命力的當代轉譯——讓每個步入其中的人,都能在材質觸感、光影流轉與藝術敘事中,觸摸到一座城市的靈魂。
項目名稱?|?福州建發(fā)灝云接待會所
項目地點?|?福建·福州
開發(fā)企業(yè)?|?建發(fā)房地產(chǎn)集團
設計面積?|?294㎡
軟裝設計?|?眾睦設計
創(chuàng)意總監(jiān)?|?潘賢挺
設計團隊?|?陳俊、梁玉玲、辛敏、樊瑩瑩
攝影團隊?|?瀚墨視覺 - 葉淼
更多相關內容推薦
評論(0)